两位老人做人生探讨,而四个小家伙则坐在杂货店里听故事。

起因依旧是那只猫,仙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跟猫近距离接触。

听着田诚活灵活现翻译着猫的语言和眼神儿,仙儿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真想抱回家呢。

“那可不行哦,它是我的家人,陪了我二十几年了。”老太太保养极好的手指,轻轻梳理着猫的毛发,舒服的它四脚朝天,翻开肚皮。

“您应该不是本地人吧?”喜儿终于忍不住问出来了。

“对呀!像城里的老太太,比城里的老太太还好看。”仙儿本就童真,质朴的语言更容易取悦人。

老奶奶笑得菊花绽放,一个劲儿地从罐子里掏糖出来给他们吃。

不懂是这几个孩子的笑声太悦耳,还是年纪大了,本来就爱回忆。

将猫轻轻抱到怀里,让它寻了个舒服的姿势,开始讲她的故事。

“我和老头都不是本地人,他十几岁时,家中实在养活不了他,就跟着同村的十几个人一起逃出家乡。这一走,走南闯北十几年,一起出来的人死的死,散得散,到了北京,也就剩下他一人。凭着自己年轻力壮,脑子还算灵活,这么些年,也总算攒了笔钱。

我和他的故事,就是从他到北京的第二年春天开始的。那年我刚好被卖到“会乐里”,你们还年轻,不懂是什么地方,反正不是好地方。”

“会乐里”?

一听就是烟花柳楼,看老奶奶年轻时候定然姿色不菲,穷苦家的孩子长得丑反能安稳长大。

喜儿想着这必然是一个凄美的故事,不然他们不会定居在这里,而且无儿无女。

“他是替老板去那送钱,老板的儿子在那里欠了债。他进去的时候,正看到我被里面的人毒打,因为不愿做坏事。我那时候年轻,性子也刚烈,打死都不愿从。”

当时他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勇气,就跑到老鸨婆面前说:“既然姑娘得罪了财神爷,看来她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不如您赏个脸,我愿意出钱赎她。”

讲到这里,老奶奶依旧会脸红,那段记忆应该是老奶奶不断重温的美好片段吧?

“那老鸨婆也不知道他的底细,还以为跑出了哪路“财神”,便一口应诺,20块大洋立刻带人走。就这样,他把我带出了会乐里。”

话到这里,老奶奶动情的眼里沾满了泪花。

“因为赎我,用完了身边的钱,上海不能再留。他决定带我一路北上,一直走到阎庙,得了一场大病(打摆子),再也走不动了。”

老奶奶边说,边指着小杂货铺告诉我们,他就倒在了这门前,是阎六把他提进屋的。

阎六是谁?后来怎么样了?喜儿迫不及待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但老奶奶却不愿再讲,打趣地说,要下一个赶集日才能告诉我们。

小杂货铺的故事多,小杂货铺的经历丰富,这对老人的人生坎坷不平,引起了四个小伙伴极大的兴趣,都很期待着下一个赶集日……

大家都以为高老去铁匠铺会碰一头的钉子,结果没想即便对方不发一言,他也乐呵乐呵的拿纸笔记录了一大堆。

要不是大家催,估计他能一个人能蹲到天黑。

田爷爷让他们别急,这人因为时间的积累,突然出现文思如泉涌的状态。

不对,是文思如尿崩,刹不住车,就是九头牛都拉不走的。

买完东西,听完故事,已经中午了。

肚子饿得咕咕叫,可看着高爷爷废寝忘食的状态,大家也都不好意思说去吃饭呀!

老奶奶邀请了好几次,说让大家在她家吃顿便饭。

遇到投缘的孩子这些年也就他们几个,后来老头子也过来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