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王

一品礼部侍郎公孙策担任和谈使出使大辽,虽未能调和西夏和大辽的矛盾,但却得了现任辽主耶律良才那句——[孤在位期间永不犯宋]的承诺。回开封复命之后,赵祯大喜,大肆嘉奖公孙策,也遗憾的对西夏那边表示了无能为力。西夏那边也许本就没有对大宋抱有太大的期待,也只是想要打个时间差来修生养息罢了,西夏和大辽的战事再次打响,两个都野心勃勃的国家再次碰撞在一起,结果如何,显然是个未知数。

而被嘉奖的公孙策却并未有多开心,而是在半月之后选择了辞官,理由很简单——出使大辽时受了寒弄坏了身子,需要去江南温暖之地好生休养,此时已经不太适合继续做官了。

其实这个理由真的很牵强,毕竟公孙策也就在大辽呆了三天,怎么就能受了寒?赵祯本是不想放公孙策走的,这可是个真正的人才啊。但这次公孙策也是铁了心的要走,赵祯无奈并未同意公孙策辞官,只是给他一年的假期让他回庐州养身子,等到身子好了再回来继续为朝廷效力。

公孙策也知道这已经是赵祯最大的让步了,要是他再继续执着的要辞官,赵祯难免就会对自己在大辽发生的事情有所怀疑,若是派人去调查查到了什么不好的东西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公孙策也只能同意了这个休息一年的假期,并在一个普通的日子拒绝了任何人的陪伴回到了庐州。

在离开开封之前,公孙策曾去探望了庞太师。

自从中州王战死沙场之后,庞太师就显了老态,再加上赵祯对庞太师不着痕迹的打压都让这个当年意气风发的老人看起来有些可怜。

而公孙策这次来只是把王烨给他的那副属于中州王的银色铠甲给了庞太师。

庞太师接过银色铠甲之后就开始哭,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是一种无法磨灭的伤痕。败家子死了都会让父母伤心,更别说庞统这样优秀的孩子……若是被奸人害死,庞太师还有个复仇的念头,但儿子是战死于沙场,他连复仇的对象都没有,面对皇上的打压也没有了反抗的心情。

其实公孙策很想告诉庞太师,你的儿子没有死,他还活的好好的,你没有必要这么难过。但是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说出口,那个人终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无论如何也不该由他来打破这个局面,所以只能当作看不到,看不到自然也就不会说不该说的话了。

告别了庞太师,公孙策回到了庐州开始做教书先生。

曾经的意气风发,官场的尔虞我诈,最后都化作一场空,比不得这……似水年华。

******

而失去了初恋的王烨虽然心中痛苦,大醉一场之后,疯疯癫癫的念了会儿诗,一觉醒来也就从那种状态里脱离出来了。毕竟,现在的情况却也没有给他儿女情长的时间。

公孙策走后的这一年的时间里,大辽和西夏又发生几次不算大的碰撞,两房皆有损失,但还是李元昊那边的损失更大一些。李元昊心知继续硬碰硬定然没有什么好结果,所以他申请停战,愿意为大辽臣国,每年进贡来寻求大辽庇护。

王烨很清楚李元昊就是一只狼,一只打不服的狼。像李元昊那样的人是不可能居于人臣的,就算说是求和也是为了修生养息,等兵马强壮之后再次卷入从来。所以王烨是不同意李元昊的求和,想要直接把李元昊打服,打死,这样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大辽也会变得更加强大,成为当无为谓的第一强国。

可是大辽却不是王烨一个人说的算的,虽然他的俩弟弟都死了没有人和他抢皇位,但还是有一些位高权重的老臣,他们并不迂腐,且势力如同老树盘根,王烨当时也未能把他们连根拔起,只是保持一种互敬互惠的关系。假如继续攻打西夏,这群老臣就要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军饷了,所以他们的意见就是李元昊既然议和,那就给他议和的机会,毕竟大辽近年战事不断,国库虽算不上空虚但却也不算是富裕,不宜开战。

王者虽然是国家的第一人,但却终究无法对抗群臣的意见。

所以王烨也只能选择停战,接受李元昊的臣服,但是他并未完全放心,也是派了探子去调查李元昊那边的消息,果不其然,在这段佯装和平的时间,王烨收到了一个秘密的消息——李元昊派人去大宋寻找天芒。

而且不只是李元昊在寻找,大宋的赵祯也在派人寻找,而被王烨一直关注的被他狠狠算计过的襄阳王也派了一些武林高手去寻找这个叫做天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