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第四舰队已经南下去了阿拉伯海,但是以“花旗”号等三艘两栖攻击舰为核心的登陆舰队留在了阿曼湾。

要说到行动效率,花旗陆战队确实非一般军队可比。

在中央战区司令部下达命令之后,跟随登陆舰队活动的两艘LCS立即前出,开始清理通往拉热克岛的航线。与此同时,花旗空军也派来了支援机群,负责协助由两栖攻击舰派出的F-35B战斗机。得到空中掩护,两艘LCS用行动证明了“最强扫雷舰”的名头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在天亮之前,两艘LCS就清理出了一条足够让LCAC通过的安全航道,登陆舰队也立即出动LCAC向拉热克岛送去了一个得到加强的炮兵营。到了次日上午,登陆舰队还为陆战队送去两套C-RAM系统。到了当天下午,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一支配备了重型设备的工程营登上了拉热克岛。

十多个小时里,三艘两栖攻击舰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花旗陆战队的战斗力在当天的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别说波斯陆军,连于战江都是万分震惊。

因为F-35B一直在战场上空巡逻,还获得了E-8C与RC-135的支持与协助,所以于战江没敢贸然出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花旗陆战队把自行榴弹炮、火箭炮与工程设备送上拉热克岛。虽然阿巴斯港的守军在上午发起反击,击中打击了花旗陆军的登陆场,也就是LCAC卸下货物的海滩,但是随即就遭到轰炸,损失了十多门自行榴弹炮。到当天下午,在两栖攻击舰不再出动F-35B的情况下,阿巴斯港守军又发动一次反击,结果遭到花旗陆战队的凶猛炮击。在这场炮战中,送到拉热克岛上的C-RAM系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拦截了几乎所有火箭弹。

所幸的是,当天傍晚,增援的工程部队到达。

入夜之后,于战江没再耽搁,立即发动了当晚的第一轮炮击,而打击对象就是那两座固定部署的C-RAM。

为了摧毁这两套C-RAM,三十六门PLZ-05G在三分钟内打出了近五百枚炮弹。

饱和攻击是对付C-RAM的唯一办法。

“反火箭、火炮与迫击炮系统”,即C-RAM的核心是一座“密集阵”近防炮。没错,就是装在战舰上的“密集阵”系统,只不过是装在一台重型卡车上,机动性能有限,作战时一般固定部署在守卫设施附近。依靠高度一体化的探测、跟踪与拦截设置,C-RAM能有效的对付各种口径的火箭弹、榴弹与迫击炮弹。早在十多年前,花旗就在两河国的反恐战场上验证了C-RAM的价值。可以说,用来对付恐怖份子手里的自制火箭弹、以及迫击炮,C-RAM的价值值得肯定。

问题是,在正规战争中,C-RAM还有价值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受到弹药限制,C-RAM一次最多只能拦截六到十个目标。对付恐怖份子,自然是绰绰有余。可是在正规战争中,一门自行榴弹炮能在两分钟内打出十多枚炮弹,而且能让这些炮弹分三次落下。在耗光弹药之后,C-RAM就成了摆设。显然,就算花旗财大气粗,也不可能为作战部队配备太多的C-RAM。关键是,一套“密集阵”系统价值数千万绿币,相当于数辆M109A7自行榴弹炮。

高强度炮击,超过了C-RAM的拦截上限。

在击落了几枚炮弹之后,两套C-RAM都用光了弹药。面对砸来的炮弹,也就只能望空兴叹。

当然,花旗陆战队随即就进行了反击。

可惜的是,三十六门PLZ-05G分散部署,而且在完成了三分钟的急促射击后都在第一时间转移了阵地。

只是,约翰逊少校并不知道这些。

按照E-8C提供的情报,陆战队的反击摧毁了三十多门波斯陆军的“雷声3”自行榴弹炮。

半个小时之后,拉热克岛再次遭到炮击,而这次挨打的是下午到来的工程部队。

陆战队炮兵再次进行还击,而且再次摧毁了数十门“雷声3”自行榴弹炮。

接下来,几乎每过半个小时就会有一批炮弹从北面打来,而且落点极为精准,遭到炮击的不是炮兵,就是工程兵。虽然陆战队炮兵进行了反击,而且每次都摧毁了波斯陆军的数十门火炮,但是波斯陆军哪来的那么多“雷声3”自行榴弹炮?别说是约翰逊,连E-8C上的指挥员都不敢相信。

要知道,波斯陆军装备的“雷声3”自行榴弹炮不会超过三百门。

关键是,五十二倍径炮管的生产工艺太过复杂,波斯还没有掌握,只能花钱从华夏直接采购,也就限制了“雷声3”的产量。到战争爆发的时候,只有卫戍首都的王牌部队获得了这种自行榴弹炮,也只装备了一个炮兵旅。

只是在当天上半夜,被陆战队摧毁的“雷声3”自行榴弹炮就超过了三百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