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倒是略有耳闻,听说那夜,出现一名男子,是我大周人士。和大理段氏,相交甚厚。一夜之间,夺取兵权,铸就大理长公主的威名“。管家陷入回忆,当年大理国,发生的那件事情,确实震惊天下诸国。

庄泽听见管家的回话,摇了摇头,再次一声长叹:“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今天大理,做出这样的选择。说到底,还是当初,埋下的“。

“小人愚笨,只知道一些,市井流传之言,还请老爷详解“。管家听见庄泽话中有话,知道他来了兴趣,连忙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庄泽思索,转头看向旁边的管家。见他一脸许些聆听的姿态,微微一笑。再次转头,看向前方:“那名男子姓周名勃,是春秋山庄老庄主,抱养的孤儿。五代十国时期,民不聊生,百姓穷苦。江湖势力,趁机做大。其中以春秋山庄为最,庄内有弟子,数万余人。时至本朝,仁帝一统天下。江湖势力消散,春秋山庄仅余精锐弟子八千。你可知为什么,这数十年来,朝野上下对他们。好像完全没有了,半点消息“。

“据小人所知,仁帝一统天下之后,所谓的江湖势力,不过仅仅只是一些欺,世盗名的小贼而已。不要什么说弟子数千,就是数百人的,好像也是微乎其微。要是老爷说的是实情,所谓的春秋山庄,有八千精锐。朝廷断然不会,得不到消息,也不会视而不见“。管家听见庄泽的这句话,感觉在听天书。江湖势力?这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传说而已。

听见管家完全不相信的语气,庄泽没有反驳,只是自顾自的解说:“因为他们都跟随着周勃,来到了这里。要不然仅凭借他一人之力,又怎么可能夺取兵权。在一夜之间,让王都血流成河“。

“春秋山庄?难道是大理国,最精锐的军队……春秋卫。不是市井传言,那是长公主,宅心仁厚,在我大周,救了一些难民。难民为报恩德,自发组建的一支军队吗?其军轻生死,重恩义。舍死忘生,战斗力彪悍,一生为大理长公主之命是从。要不是只有三千人,恐怕交趾和吐蕃,会寝食难安“。管家感觉春秋两个字很熟悉,又听庄泽在周勃这两个字上,加重了音调。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不可置信的看向庄泽。看来市井的传言,果然是真真假假,害人不浅。

庄泽看见管家,不敢相信的目光,点了点头:“段氏的这两位姐弟,视春秋卫为心腹。留下三千,护卫周全。剩下五千人,全部分散到各军之中。听闻大理兵部尚书,上官宜修和禁军统领符毅,也都是出身于春秋卫。这么多年过去,其势力以成。而太师为大理,各部族的代表。两大势力的博弈,却在这危急时刻,彻底爆发“。

管家听见这番分析,陷入沉思。

庄泽一脸忧愁的,看向陷入沉思的管家,继续往下说:“所以我们在这里,一个多月,没有半点进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此事对我大周,万分重要。可对于大理国来说,却是一次,势力之间的博弈。败者被灭,强者则存。想要一时半刻,得到结果会很难“。

“这……这可如何是好,老爷朝廷可没时间,等他们分出胜负。难道就真的没办法,解决此事了吗?“。管家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庄泽为什么而忧愁了,心中也是一阵犯难。

庄泽看向管家,也是一阵犯难:“这也是我提出回朝的原因,如果我说服不了,只能回国。劝说大理长公主归来,只要她答应此时,那些部族翻不起浪来。虽说大理皇帝,亲政五年。但说到底,还是威望不足,没有实打实的功绩“。

“看来老爷提出回国,也并非只是戏言。如果真是如此,到也是一个良方“。管家想不明前因后果,对着庄泽一阵赞许。

就在此时,一名官员快步跑来:“大人、大人、大人……朝廷礼部尚书,李渺、李大人急件“。

庄泽不敢怠慢,两忙迎上去。打开信封,仔细观看:大理长公主段昭蓉,携周勃、刘盛,即将赶赴大理王都,尔等速速前去迎接。

一丝欣喜,在几人心中蔓延,一个多月的煎熬,终于云开雾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