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可以用来打仗,中世纪的法国重骑兵,胯下骑的都是这玩意儿。

其作战特点是:身材高大,四肢粗壮,奔跑平衡性强,战斗耐受度高,踩踏崎岖战场和尸体时不易受伤摔倒。体力堪称变态,适合长途行军和重装作战。速度比不上轻型马,但却远远优于其他重型马。温顺,护主,服从指挥,纪律性极强。

这种战马,属于重骑兵利器,但不适合轻骑兵。

至于那把法兰西长剑,可以参考《权游》里的“绣花针”,但剑身明显要更长更阔一些。剑鞘和剑柄,都做得金灿灿,还镶嵌了蓝绿宝石,看那几颗宝石就知道不便宜。

禄天香和张瑞凤已经说了,郑大用可以自行分配这些奖品。

三个随同出战的侍卫,各得了一千两银子。郑大用自己拿一千两,剩下的银子用来请客,等回了南京就请其他侍卫吃饭。

战马和长剑,成为郑大用的私藏。

他特意讨要了一匹母马,如果能撑过海上航行,回到南京还能配种下崽。这种外来战马,可寄养在南京皇家马场,饲养花费由兵部提供。生下来的混血幼崽,大部分归朝廷,少量归郑大用自己。

郑大用骑着新获得的奖品,挂上那把法兰西长剑,冲到观众席前翻身下马。分别朝禄天香和张瑞凤拱手,意思是自己幸不辱命。

“哇哦!郑!”

贵妇们朝郑大用抛掷物品,距离近的抛出手帕,距离远的抛出首饰。他要是捡起哪个物件,就等于接受物品主人的示爱,即便那个贵妇是有老公的。

郑大用有些躁动,毕竟出海太久,一直都没碰女人。他装作啥都没看见,径直离开了,去跟小伙伴们分银子。

晚上宴会结束,郑大用受到安妮王太后召见。

夜晚跑去女人房中,而且对方还是王太后,这属实有点不太合适,虽然这太后已经五十多岁了。

张瑞凤看向禄天香,他也不好决定。

禄天香说道:“去吧,别做出格的事就行。”

郑大用硬着头皮,前往安妮王太后的寝宫。侍女带着他继续走,很快进入一个房间,那竟然是王太后的浴室,而且这位王太后正在洗澡。

好在有浴盆,浴盆的盖子,遮住了一半水面。水里放了牛奶,导致洗澡水混浊,看不清水下面的情况。

洗澡水放牛奶,不仅是为了护肤,真正的作用是遮羞,是会客时对客人的尊重。

中世纪欧洲人不洗澡,那纯属扯淡的说法。

真正的情况是,贵族喜欢在洗澡时会客,平民经常跑到河里游泳。

教会和法律管不了贵族,但可以约束平民,明文禁止不许下河洗澡,也不许开设公共浴室。但是,可以在海里洗澡,或者是去泡温泉,因为医生说这两种方法能够治病。

一个贵族,如果在洗澡时接待你,而且还遮住了身体不让看。

那么恭喜你,这个贵族是真把你当客人。

如果光溜溜的,让你随便看。那么很抱歉,你在这个贵族眼里,属于不被待见的仆人或贱民。

伏尔泰的《杰出的爱弥儿》就有描写,夏特莱夫人洗澡的时候,让男仆隆尚去给她加水。不但没穿衣服,还把双腿分开露出那里,以此避免被热水给烫到。

后来,这位贵妇又当着男仆换衣服。参与沙龙的时候,公爵夫人和几个侯爵夫人,因为天气太热全部脱光,身上只留几样礼节性饰品,就那样光溜溜的当着男仆进餐。

男仆没见过世面,刚开始吓得闭眼不敢说话,后来渐渐明白并且感到愤怒:“贵妇把仆人当做没有生命的机器……在她(夏特莱夫人)眼里,我这个人,跟我手中的水壶没什么两样。”

至于路易十四,这货是真不洗澡,一辈子只洗过几次,以此彰显他对耶稣的虔诚。

很少洗澡的欧洲人,几乎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这玩意儿最初源自教派之争,渐渐的又跟黑死病沾边,认为身上的泥垢类似盔甲,可以挡住各种疾病,洗澡之后就会容易生病。

“你很勇猛,中国骑士先生。”安妮王太后靠坐在浴盆里,两只胳膊漏出来,媚眼如丝的看着郑大用。

翻译有些尴尬,咳嗽一声说:“郑先生,王太后在夸你勇猛。”

郑大用没见过这种场面,如果只有两人还好些,关键翻译官也在旁边啊,他把目光投在墙壁上,局促道:“多谢夸奖。”

安妮王太后笑道:“请坐吧。”

郑大用战战兢兢坐下,依旧不敢直视。

安妮王太后问道:“你上过战场吗?杀死过多少敌人?”

郑大用回答:“亲手杀死的,大概有几十个。因为作战勇猛,还阵斩过敌将,所以被皇帝陛下选为侍卫。”

“那你是真正的勇士,”安妮王太后愈发喜欢,扭身趴在浴盆边缘,把肩膀也露出来,盯着郑大用说,“能否讲述一下,你是怎么跟敌人作战的?”

郑大用只好照实了说,王太后越听越动心,不断追问战场细节。

终于,洗澡水变凉了。

郑大用和翻译官被请出浴室,但侍女被留下,服侍太后穿衣服。负责添水的男仆,同样留在浴室里,全程目睹王太后穿衣。

“殿下,时候不早了,在下先行告退!”

郑大用站在浴室门外,一张脸羞得臊红,不待里面传来回复,便逃跑一般带着翻译离开。

回去把经过讲述一番,蔡云程听得哈哈大笑。

而在郊外的大别墅里,潘蔚正在跟一位侯爵夫人嗨皮。他的行为被默许了,因为从贵妇的床上,可以打听到很多秘闻,这些秘闻也会写进工作报告。

只希望,这位老兄别染上花柳病。

梅毒什么的,在明代中后期,就被欧洲人传到中国。葡萄牙人带来的,最早出现于广东,因此又叫“广东疮”,后来又在浙江沿海传开。

顺便一提,明代医生治疗梅毒的水平,是当时全世界最为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