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阵型的最前面,则是两名前锋。或者把其中一个前锋,换位前腰,让三名前腰组成球队的第三道防线。

也就是说,王帅和约瑟想出的阵型,是4-7-2或者4-8-1阵型。而之所以中场球员如此之多,还是因为场地因素。

尽管场地“宽度”变窄,但是场地的“长度”却达到了200米,也就是地球上比赛场地的两倍。在这样的场地条件下,想要把足球安稳的过渡到进攻球员脚下,自然需要更多中场球员的支持。

当然,王帅和约瑟也考虑到了场地宽度的限制。四名前卫的配置,是在对方身高和自己差不多或者比自己高的情况。而如果对方的身高比人类矮,比如说侏儒族,那么这时候场地也会越来越窄,中场球员的数量也会相应减少。要么增加前锋或者后卫的人数,要么多增加一道防线。

但是不管阵型怎么变化,以多道环状防线为主,自由人球员穿插其中的战术打法是不会变的。

确定了战术打法之后,王帅和约瑟也开始从挑好的上百名备选球员中,挑选出最适合CDC战术打法的四十名球员。

在这四十名球员里,阿斯顿维拉的球员,占了八个席位,分别是吴石、伊布、大卫、里贝里、邹明、周阿牛、迪安和库伯。

当然,以阿斯顿维拉现在的战绩,以及这八名球员的实力,自然不会有人不满,甚至在其他球员的眼里,这八个人要是没有入选,才是匪夷所思。

只不过,在CDC战术里,由于没有了边路球员的位置,大卫、里贝里和邹明这三个人,只能去踢前腰这个位置。好在在新的比赛场地下,新前腰的打法实际上算是前腰和边前卫的结合,所以这三个人也不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更何况,接下来这一年的训练,也正是为了让这些球员适应新比赛模式的打法。

……

转眼间半年时间过去了。

在这半年里,和CDC有关的战术训练并不多,王帅主要安排的,是在不同重力条件下适应比赛环境。

低倍重力条件还好,在低于地球重力的条件下,球员们要做的只是控制力量大小,避免出现用力过大的情况就好。

但是在高倍重力条件下,就需要球员克服重力压迫了。动作迟缓还是很轻微的症状,最要命的是,在最开始训练的时候,不少球员甚至在高倍重力条件站都站不起来。而在这半年里,他们做的最多的训练,就是增加自己的力量。这也就导致半年过后,这些经常在高倍重力下训练的球员们,一个个的强壮和力量属性突飞猛进,全部突破了190大关。

而在适应高倍重力条件之后,现在这些球员在2倍重力场,也能够自由运动了。

当然,王帅也看得出来,就算能适应高倍重力,这些球员能发挥出的水平还是和平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的。也正是这个时候,华夏科学院传来了好消息。

系统研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