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商量好了对策,用过饭后,大家就能分头行动了。≥≧因为黎家多是伤病,苏氏便将周婶子跟黄婶子叫过来一起商量。

临出前,黎小暖声明:“三叔,两位婶子,小暖先谢谢你们了。你们所去办的事,且大张旗鼓的告诉大家,别怕人知道。咱就是要那些人知道,咱即使要收买人心,也收买得光明正大,磊磊落落。”

周婶子脑子比较灵光,几乎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哎哟,还是咱小暖看得远咧。就该把收买人心这事公开了,也省得别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就有那揪着不放的,咱也能毫不气短的辩理。”

见大家伙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意思,黎小暖会心一笑:“两位婶子跟三叔也别指望这事能办成,毕竟人大多贪心。咱家也不是啥富贵人家,若是五十两范围内还办不来,那就直接回来吧。”

小阳在一边笑道:“好心人总是多些,就算当场不能答应,过后也会站出来帮忙。至于做下坏事的那些人,也会在这件事中丢尽了名声颜面,下场肯定不得好。”

因找到了解决之法,大家俱都心下轻松,听了小阳的话,便都笑了。知道今日必定会有传唤的官差上门,所以唯一能撑起场面的小阳便没有参与到计划中。

三叔带着黄婶子跟黄叔,一起去找被磋磨而死的两个媳妇家属。周婶子跟她大儿子则是先去那媒婆家。

经此一事,黎小暖愈觉得要好好回报周黄两家。当然了,鱼婆婆那是已经当作亲奶奶来孝顺了的。想想,他们一家也挺悲哀的。明明就有亲长辈,却只能从非亲长辈身上找到亲情。

夏日午后,人正乏倦。此起彼伏的蝉鸣,令人昏昏欲睡。也正是此时,两个官差上黎小暖家来了。来人中有一个正是村里的人,一进门就婶子黎叔的叫开了。被请进屋里坐下,上好茶后,同村的差人才说起正事来。

“是这样的,牛山县有一户李姓人家,拿着跟小暖妹子的婚书,上衙门去把你们一家给告了。这是传唤公文,请黎叔仔细阅读,然后收好。明日记得准时上堂听审。”

黎爹抖着手将传唤公文接过,忍着怒气细读了一遍。幸好养伤的这些日子,黎爹一直跟着黎小暖研究《道德经》,因而也能将公文上的字认全。

公文之上,李家的陈述犹如大戏一般精彩,将黎小暖一家隐瞒骗婚的虚事,愣是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就连定亲时苏氏跟他们家拿了多少聘金,人证是谁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小阳接过公文后,就禁不住讽笑:“哟呵,还真是闭着眼睛说谎,不怕官老爷下棍呀。这人证,恐怕这辈子都没见过我娘吧。瞧瞧,大前天的时候,我跟娘还在地里下肥呢,这事同村的人都能作证。”

听小阳这么一说,苏氏便问到:“怎么说到我身上去啦,上面都写了什么呀?”

小阳一派轻松的答:“娘,这公文上说你大前日在拉仁村跟李家定下了姐的亲事,还收下了他们家二十两的礼银,跟一只祖传了十代的白玉镯子。还说那镯子价值万两银呢。”

苏氏一听这话可不干了:“大前日,我跟你还在地里给豆棵子撒肥呢,好些在那开荒的乡亲都能作证。我怎么可能去拉仁村给你姐定亲了呢?良子,你爹娘当天也在那边开荒呢,他们都能为我作证。”

叫良子的同村衙役见苏氏有些激动,赶紧安抚:“婶子别急,我们大人也不单信那家人说的话。这不,大人就让我们来跟你们说一声,让你们明日只管到堂上回话就行。婶子不用担心,我们大人眼明心亮着呢,肯定不会冤枉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