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队的正式成立是在专案组成型的两年以后,牵头的却不是王海本人,而是身在一队的宋荆。而联系最近的发现,最值得深思的缘由浮出水面——事发的时间是在那场隐秘的卧底行动结束的三年后,也正是那个具有最大暴露卧底身份嫌疑的上级被捕的那一年。

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在议论当中达成了怎样的协议,总而言之,不仅是对卧底单线联系的保护措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于三队而言,更重要的是它的地位和职能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正是这一个变化,让三队能够基本独立于其他队伍的调查体系。以最少的精英人数,能够交由队长最大的管理权限,甚至和上级通报的时间要求都没有其他的同僚那样苛刻。

同时,因为短时间内最高的掌控权限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对于队长身份的筛选也尤为苛刻。这也是梁安在王海卸任以后及时上任的原因,因为并没有更符合所谓资历要求的警员,也没有比梁安能力更符合要求的人选。

王海最初找到的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突破口,但牵连出的一切都值得深思。除了最后的七零四割喉案,所有案件相关的前因后果都无比清晰,但正是其中看似不经意的小小细节,让人产生最悠远的恐惧。

最令人恐惧的,往往是未知。

今天可以从一个救人性命的救护车里窜出来一个冷血杀手,明天,又会是怎样?当秘密再次出现暴露的危机,会发生什么?

这也正是两年都没有调查出割喉案结果,反而解决了不少其他案件,成果看上去颇为不务正业的专案组不仅没有被解散,反而成了一个新的支队的根本原因。

一个巨大的阴谋酝酿在城市的底盘之下,但没有什么能真正证明它确实的存在——确定和它相关的人要么失去了生命,要么在逃走之后了无痕迹。

作为最开始进行调查的警员,王海也曾无数次做出自己的猜测。如果自己并没有调查到那一间属于连环杀人凶手的小屋,重启对当年案件的进一步深究,会不会那名抢劫犯就不会被刺杀——因为他根本没有暴露任何危险信息的意向,但王海的继续审讯让他露出了破绽,造成了这种可能性延续的契机。

有的时候他甚至怀疑,自己没有遭到过杀手试图灭口的危机,会不会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触及了这个阴谋的底层秘密?

对于一名为了一个结果,调查相关案件达十二年的警探,这实在是一种令人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该无奈的推断结果。

梁安的描述点到为止。他不是什么擅长说出秘密的人,反而吝惜自己的每个字眼。

而江秋虽然脸上没有表露出什么特殊的情绪,但显然对这些讲解并不满意。

“你应该知道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问题在于,这一部分属于我自己也不能确定的地方。”梁安显然料到了他的态度,耸耸肩,“毕竟你知道我最在意的是什么。”

江秋有些疑惑:“证据?”

“没错。”梁安叹了一口气,“你难道以为我已经掌握了所有线索和证据,捋清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不把你爸抓进去只是因为害怕被反杀?”

“……”江秋确实有这么一点这种想法。

“我倒要问问你,放着好好的富二代不做,明明是被我不小心带进沟里,却结果看到一点皮毛就吵着闹着要入伙……”梁安的话刚说一半,被江秋的眼神盯住了,无奈改口,“好吧,没有吵着闹着,这个是我诬陷你,我现在给你道歉。但事实确实是你先找到的我,这总可以了吧?”

江秋没有否认,只是言简意赅的让梁安继续说下去:“你可以说说你的推测。”

“那要是被推翻了,你可别又说是我骗你,我再莫名其妙的欠了你一个人情。”梁安又叹了一口气。

江卓,是昱州市知名的企业家,也是江秋的父亲。他从一个穷小子白手起家,到现在不仅家财万贯,而且惹人注目。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网络上对他这样一个成功男人的言论内容竟然更偏向于娱乐性质仍然可以证明这一点。

毕竟年轻又有着漂亮皮囊的人很多,年轻又富有的靓仔也不少,但这种不够年轻但显得年轻,足够有钱又是自己赚的钱,不是明星同时相貌也足够脱俗,这样的家伙可谓是少之又少。

这样极其特殊的话题主人公,很难不成为一种网络舆论现象的特例。

但他被当做怀疑对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些耀眼的特质。

为了调查幕后黑手,王海采用过很多种角度切入案件的调查。其中就包括经济方面的调查。按照王海的推断,如果要藏匿并驱使一个身手矫捷的杀人犯,规划这样一起完整的公路谋杀,需要许多前提的条件。

比如马路上的炸弹,产出不难,但控制当量足够炸翻一辆押运车,又不会直接让车坠落山崖,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懂得火药相关方面的人才,还得有获取相应材料的途径。

而培养一位略通医学知识的杀手更是离谱——即使不需要培养,起码驱使和藏匿的步骤都需要极多的资源。在这之外,还有杀手那录入医院数据库,完美无缺的身份资料,同时证明其中也需要有一定的黑客技术才能完整的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不仅是幕后黑手的人脉需要多加考虑,有钱能使鬼推磨,比认识的人多更重要的,是有钱。

毕竟谁也不是个阿笠博士,既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能修,又能随随便便的给人提供大批的道具。

那个时候,江卓也只是密密麻麻的筛选名单中的一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