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她的不仅仅是自幼存在的过人天赋,还有她曾经获得的种种成就、奖状、奖杯。乃至到现在,她以自己的任性和本身的能力加入了三队,所有的事务也从来尊重她的意见,并且她自己也做的相对而言令人满意。

但这并不是陆遥完全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警员的结果。

在取得成就和经验以外,陆遥的身上还多出许多别的东西,譬如不甘于任何出错情况的包袱。

好胜心是大部分天才的共性。习惯了在事情中“取胜”的人,很难想象自己一旦出错,会是怎样的情况。

而越担忧,也会越逃避,越逃避,也就越畏首畏尾,难以迈步向前。

陆遥不是容易畏首畏尾的性格,哪怕错的再离谱她都回去自己试上一试,但这个前提条件是试错的人是自己——不包括别人。

也正是这种特质,让她从畏首畏尾的寻常包袱转向了另一种极端——明明性格开朗,却在工作的情况下显得更像一匹孤狼。

和宋乔雨的长时间搭档也加剧了这一点特质,因为陆遥和宋乔雨的组合本身就是策划者和执行者的互补,这是一种相得益彰,但同样也是一种心理暗示般的习惯。

宋乔雨习惯于听从一切指令,而陆遥擅长凭借自己得出最佳的执行策略。

这是一个令梁安颇为满意的决策,同时又是令邵梓更加担忧的举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沉浸于惯性思维的陆遥很难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一旦走错,就容易找不到回头路。

但恰巧,这个时候存在这样一个契机。

这也是梁安这次行动的理由。

并不是让陆遥从今往后不再独自做出决策,而是让她在随手甩开自己作为的包袱的同时,不因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而忽略了同伴的重要性,将自己置于与他人过远的距离。

和面对本就无心思考,全部依赖队友的宋乔雨不同,对队内的其他人,也只有一个发掘了自己的梁安能让陆遥第一反应是听从指挥,而且在自行做事时也感到是不是应该征求别人意见这样的本能。

连同样是老资格的邵梓都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这倒不是因为三队出了名的左右逢源的邵副队不够聪慧,而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更慈和的形象,以致于如果刚才的同一处境是由邵梓出面督查,陆遥也会自觉的以为又是自己这位师父有意锻炼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陆遥仍然是以“一个人”的方式进行调查,始终意识不到自己应当交流的“无效信息”的重要性。

“我们的意思是,你可以不用顾忌这些无所谓的事。”梁安作出总结,“你在想什么,你觉得有哪些不靠谱的猜测,直接说出来。”

猜测不需要证据。因为它就是得出证据的原初,没有一个位置可能的假设,大海捞针的寻找地下的金矿无疑是自讨苦吃。

“我认为……”陆遥舒了一口气,表情凝重,“于宣仪并不是黎明,但黎明却一定和于宣仪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两个人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因此才存在一种我们暂时没有发觉的共同点——相貌,这就是我的看法。”